第2章 中美慈善观比较(1) (2/2)
41小说网 www.41xs.net,我们的诚信与危机(财经郎眼06)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只是就事论事,我只是非常中立地、实事求是地谈谈。我们认为这是美国宗教所推动的一种力量。我举个例子,美国90%的人自称相信上帝,美国国歌里有“上帝保佑美国”之类的词,对不对?总统就职的时候,要按着《圣经》发誓。甚至大家到法院去做证人的时候,也要先向《圣经》发誓。所有总统的演说的结尾都是“God Bless America”,就是“上帝保佑美国”的意思,而美元上面也印着“in God we trust”,就是“我们信任上帝”。国会两个院——众议院、参议院的会议都是以牧师的祈祷开始的。哈佛、耶鲁这些名校也都是由教会创办的。所以,我们发现美国基督教是无所不在的。可是我觉得非常有意思的是什么呢?我们实事求是谈问题,就是我们中国企业家常常说的,中国企业家有原罪。
王牧笛:所谓的第一桶金。
郎咸平:可是美国的富人也有天生的罪恶,也有原罪的问题,但是这个原罪,是基督教给他定义的原罪。整个基督教文化对财主是仇视的,因此,慢慢演变出一种什么样的思维呢?我们也查了资料,就是钢铁大王卡耐基1889年在一个叫做《财富的福音》的书里面说的,他说“在巨富中死去是一种耻辱”。但是,我们想的和他完全不一样。还有石油大王洛克菲勒也说“唯有奉献社会才能去除心中的自私,使得人类灵魂的伟大之处得到解放”。你要晓得,这些其实都是《圣经》里面一些话的翻版,你可以想象到《圣经》对他们影响有多大。
李银:归根结底,《圣经》里有一句话叫“施比受有福”。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一句话。它的意思是说,施舍给别人才能带给自己福气。但换句话来说,中国有佛教,也有很多信教的人,他们说“好善乐施”,也在做善事,可他们的模式是什么呢?是捐香火钱给寺庙、塑金身,还有捐香火、放生。
王牧笛:对,所以在中国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很多寺庙都是富可敌国。而且这些捐给寺庙的钱是可以免税的,这就是在不同的宗教传统的影响下,不同的民族,或者不同的国家对财富观的不同的理解。构成美国当下精神的一个核心,叫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这个所谓新教伦理其实是18世纪中叶,美国一个著名的布道家约翰·卫斯理对清教徒精神的一个概述,它的意思是说,我们要拼命地挣钱、拼命地省钱、拼命地捐钱。
李银:他们认为这是美德。
我们的企业家为什么“自私”
日本人如果有事情的话,他们就会找公司,因为它有公司文化、社团文化。美国人有事情会找国家。但中国人要是出了什么事儿,只会找家庭,这种小单位的意识其实跟我们中国传统的小农经济是有关系的。
郎咸平:你刚刚讲的这个清教徒很有意思的。比如说,有个英文叫做WASP,翻译成中文就是白种盎格鲁撒克逊清教徒的后裔,就是17世纪坐“五月花”到美国去的那些清教徒。这些清教徒干的就是你说的这种事。这些清教徒的后裔都以他们的祖先,也就是当年坐“五月花”来到美国的那些人为荣。在英国殖民地时代,美国没有任何的社会救助,也不能抽税,因为它还没有宪法,所以美国人的社区怎么办呢?他们就互相帮助。这种所谓的社区文化,就是会赚钱的人拿自己的钱来帮助自己的朋友。
王牧笛:只能是爱邻如己。
李银:我觉得这也是有历史因素的。你看日本,日本人如果有事情的话,他们就会找公司,因为它有公司文化、社团文化。美国人有事情会找国家。但中国人要是出了什么事儿,只会找家庭,这种小单位的意识其实跟我们中国传统的小农经济是有关系的。
郎咸平:对,没错,这就是因为文化跟历史的传统不同。所以你看,比如说美国最早的慈善家,也是有名的宪法起草者之一——本杰明·富兰克林,他就通过大量捐款来改善自己的社区,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同时为社区做义工、提供服务。正是因为这种文化被传承下来,所以我们看到,现在美国57%的老百姓做过义工,每周4个小时的义务劳动,他们所创造的价值跟他们每年的捐款是一样多的,这多可怕。
李银:这是慈善的一种。
郎咸平:对,这就是整个美国文化的传承。
王牧笛:而且这种传统之下,他们对财富的理解也很有意思,比如说企业家特别是一些知名的企业家,他们认为他们不是财富的拥有者,上帝才是拥有者,他们只是代上帝来管这些财富,一旦他们管不了或者说退休了之后,就会把这些财富拿出来,让更加有能力的人来管它。
郎咸平:巴菲特如果到中国来的话,他会发现他跟我们中国人是无法沟通的。这不是对与错的问题,而是两种完全不一样的文化。中国自古是个苦难的国家,我们跟欧洲,还有美国是不一样的,它们的自然灾难是很少的。透过这个,你可以理解我们中国的老百姓有一种极度的不安全感,因此他必须积累大量的财富。
李银:不单是老百姓。
郎咸平:企业家也有不安全感,他有原罪的问题,还有外在压力的问题,所以说大家都比较自私,这个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基本上我们是以家庭为单位的,一旦碰到灾难,怎么办呢?你不可能是一个国家一起跑,一个村一起跑,肯定是只能带着老婆、孩子一家人一起跑,所以说家族非常重要。正是因为家族在困难的时候是捆绑在一起的,所以他的钱财是要留给家人的,因为他要照顾他的家人,这完全可以理解。
王牧笛: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多地传承下去。
郎咸平:对。因为在碰到灾难的时候,家族几乎负担着我们整个社会所有的功能。比如说你失业了,那谁养你呢?当然是你的爸爸、妈妈,也就是你的家族在养你。因此这种对家族的回馈是非常重要的,你只有对家族回馈,使家族壮大起来,家族里的每一个人才能得到保障。所以我们跟美国是完全不一样的,不能用美国的故事来评判自己,这是不对的。但是你要晓得,我们中国这种以小农经济、以家庭为主的系统在维持社会治安方面起了多么大的作用?它对社会的稳定有非常大的贡献。家庭这种互相帮助的做法解决了多少关于失业的困难啊,但是如果在美国的话,家庭能这样帮助你吗?我告诉你,在美国如果你这个人失业了,你就要靠国家来救助你。
李银:救助金。
郎咸平:在中国是父母来救助你,兄弟姐妹救助你,这一点美国人就做不到了。李银:就是减轻国家负担吧。
郎咸平:对,减轻国家负担。我们虽然不捐钱,但是到最后你发现这个系统还挺好,帮国家省了不少钱,对不对?
,只是就事论事,我只是非常中立地、实事求是地谈谈。我们认为这是美国宗教所推动的一种力量。我举个例子,美国90%的人自称相信上帝,美国国歌里有“上帝保佑美国”之类的词,对不对?总统就职的时候,要按着《圣经》发誓。甚至大家到法院去做证人的时候,也要先向《圣经》发誓。所有总统的演说的结尾都是“God Bless America”,就是“上帝保佑美国”的意思,而美元上面也印着“in God we trust”,就是“我们信任上帝”。国会两个院——众议院、参议院的会议都是以牧师的祈祷开始的。哈佛、耶鲁这些名校也都是由教会创办的。所以,我们发现美国基督教是无所不在的。可是我觉得非常有意思的是什么呢?我们实事求是谈问题,就是我们中国企业家常常说的,中国企业家有原罪。
王牧笛:所谓的第一桶金。
郎咸平:可是美国的富人也有天生的罪恶,也有原罪的问题,但是这个原罪,是基督教给他定义的原罪。整个基督教文化对财主是仇视的,因此,慢慢演变出一种什么样的思维呢?我们也查了资料,就是钢铁大王卡耐基1889年在一个叫做《财富的福音》的书里面说的,他说“在巨富中死去是一种耻辱”。但是,我们想的和他完全不一样。还有石油大王洛克菲勒也说“唯有奉献社会才能去除心中的自私,使得人类灵魂的伟大之处得到解放”。你要晓得,这些其实都是《圣经》里面一些话的翻版,你可以想象到《圣经》对他们影响有多大。
李银:归根结底,《圣经》里有一句话叫“施比受有福”。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一句话。它的意思是说,施舍给别人才能带给自己福气。但换句话来说,中国有佛教,也有很多信教的人,他们说“好善乐施”,也在做善事,可他们的模式是什么呢?是捐香火钱给寺庙、塑金身,还有捐香火、放生。
王牧笛:对,所以在中国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很多寺庙都是富可敌国。而且这些捐给寺庙的钱是可以免税的,这就是在不同的宗教传统的影响下,不同的民族,或者不同的国家对财富观的不同的理解。构成美国当下精神的一个核心,叫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这个所谓新教伦理其实是18世纪中叶,美国一个著名的布道家约翰·卫斯理对清教徒精神的一个概述,它的意思是说,我们要拼命地挣钱、拼命地省钱、拼命地捐钱。
李银:他们认为这是美德。
我们的企业家为什么“自私”
日本人如果有事情的话,他们就会找公司,因为它有公司文化、社团文化。美国人有事情会找国家。但中国人要是出了什么事儿,只会找家庭,这种小单位的意识其实跟我们中国传统的小农经济是有关系的。
郎咸平:你刚刚讲的这个清教徒很有意思的。比如说,有个英文叫做WASP,翻译成中文就是白种盎格鲁撒克逊清教徒的后裔,就是17世纪坐“五月花”到美国去的那些清教徒。这些清教徒干的就是你说的这种事。这些清教徒的后裔都以他们的祖先,也就是当年坐“五月花”来到美国的那些人为荣。在英国殖民地时代,美国没有任何的社会救助,也不能抽税,因为它还没有宪法,所以美国人的社区怎么办呢?他们就互相帮助。这种所谓的社区文化,就是会赚钱的人拿自己的钱来帮助自己的朋友。
王牧笛:只能是爱邻如己。
李银:我觉得这也是有历史因素的。你看日本,日本人如果有事情的话,他们就会找公司,因为它有公司文化、社团文化。美国人有事情会找国家。但中国人要是出了什么事儿,只会找家庭,这种小单位的意识其实跟我们中国传统的小农经济是有关系的。
郎咸平:对,没错,这就是因为文化跟历史的传统不同。所以你看,比如说美国最早的慈善家,也是有名的宪法起草者之一——本杰明·富兰克林,他就通过大量捐款来改善自己的社区,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同时为社区做义工、提供服务。正是因为这种文化被传承下来,所以我们看到,现在美国57%的老百姓做过义工,每周4个小时的义务劳动,他们所创造的价值跟他们每年的捐款是一样多的,这多可怕。
李银:这是慈善的一种。
郎咸平:对,这就是整个美国文化的传承。
王牧笛:而且这种传统之下,他们对财富的理解也很有意思,比如说企业家特别是一些知名的企业家,他们认为他们不是财富的拥有者,上帝才是拥有者,他们只是代上帝来管这些财富,一旦他们管不了或者说退休了之后,就会把这些财富拿出来,让更加有能力的人来管它。
郎咸平:巴菲特如果到中国来的话,他会发现他跟我们中国人是无法沟通的。这不是对与错的问题,而是两种完全不一样的文化。中国自古是个苦难的国家,我们跟欧洲,还有美国是不一样的,它们的自然灾难是很少的。透过这个,你可以理解我们中国的老百姓有一种极度的不安全感,因此他必须积累大量的财富。
李银:不单是老百姓。
郎咸平:企业家也有不安全感,他有原罪的问题,还有外在压力的问题,所以说大家都比较自私,这个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基本上我们是以家庭为单位的,一旦碰到灾难,怎么办呢?你不可能是一个国家一起跑,一个村一起跑,肯定是只能带着老婆、孩子一家人一起跑,所以说家族非常重要。正是因为家族在困难的时候是捆绑在一起的,所以他的钱财是要留给家人的,因为他要照顾他的家人,这完全可以理解。
王牧笛: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多地传承下去。
郎咸平:对。因为在碰到灾难的时候,家族几乎负担着我们整个社会所有的功能。比如说你失业了,那谁养你呢?当然是你的爸爸、妈妈,也就是你的家族在养你。因此这种对家族的回馈是非常重要的,你只有对家族回馈,使家族壮大起来,家族里的每一个人才能得到保障。所以我们跟美国是完全不一样的,不能用美国的故事来评判自己,这是不对的。但是你要晓得,我们中国这种以小农经济、以家庭为主的系统在维持社会治安方面起了多么大的作用?它对社会的稳定有非常大的贡献。家庭这种互相帮助的做法解决了多少关于失业的困难啊,但是如果在美国的话,家庭能这样帮助你吗?我告诉你,在美国如果你这个人失业了,你就要靠国家来救助你。
李银:救助金。
郎咸平:在中国是父母来救助你,兄弟姐妹救助你,这一点美国人就做不到了。李银:就是减轻国家负担吧。
郎咸平:对,减轻国家负担。我们虽然不捐钱,但是到最后你发现这个系统还挺好,帮国家省了不少钱,对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