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小说网 www.41xs.net,两汉往事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今天早上有人问我,不就是萧何死后曹参继任相国了嘛,况且他继任后,好像除了弄出一个“萧规曹随”之外,也没干什么了不起的事情。屁大一点事,专开章节,还捣鼓的没完没了。
史书的确是这么介绍的,但我只能说这对老曹同志是不公平的,他对汉朝的影响绝不是那四个字所能概括的。因为这个人,开创了汉朝随后几十年的治国理念。
这个理念的诞生,就在曹参任齐相的这段时间里。当然,这也是上边那群大爷们争论之后发生的事情。
那群人一连侃了几天,个个争的面红耳赤,谁也没能说服谁,最后搞得水火不容。
这些人讨论的内容还是集中在儒家、法家以及道家的思想体系上。事实上,这是个争论上千年的话题,到底是哪一家学说更有用些,那就见仁见智了。
写到此,实际上我们还是有必要简单了解一下汉朝之前各代王朝的治国理念,因为这些无聊的东西,让我们纠结了几千年,所以还是值得一提的。
下边内容基本上是学术理论范畴,如果不愿意用这些东西消磨时间,大可直接无视。说实话,我也不愿意写。但不写的话又交待不清楚汉朝初期发生的这些事情,万般无奈,只好提笔了,敬请大家谅解。
在汉朝之前,治国理念的发展,总的来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持续时间比较长——从上古至西周,这是治国理念的形成阶段。在这段时间,治国理念从无到有,逐渐形成了规范的体系。当然,期间也有一些变化,但都是在原有基础上的修补,并没有发生质的改观。
自尧舜起,到周朝,中华民族历经了蛮荒时代,由氏族部落逐步进化到农业文明比较发达的时期。在这段时期,古人们不断总结治理国家的方法,到周朝时,形成了完整的理念。
这个时期治国理念的集大成者,就是那部非常有名的,其作者就是那个同样很有名的周公。这是对后世影响极为深远的一本书,无论是后来的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等等学派,都能在这本书里找到一些影子。如果说那些学派都是的分支,一点也不为过分。
儒家的孔丘老夫子就曾总结过的核心思想,不过这个思想体系也是儒家学说的理论基础。
当时,孔子闲的无聊,到处悠转。跑到齐国后,齐景公问政,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应该说,孔子总结的还是很到位的。中,摆事实讲道理写了很多东西,简单点说,就是一句话:天子就一直是天子,奴隶就一直是奴隶,什么样的人做什么样的事,都是有明确的规定,是不能打乱的。
这种严格的身份界定,就是这段时期的核心思想。
但这个思想体系,在周朝时是发生了一些变化的。原因其实很简单,周朝的立国,本身就打乱了这个理论体系。
如果严格按这种理论体系延伸下去,周王朝是不应该存在的。可姬发父子推翻了商朝的统治,打乱了这个秩序。如此一来,原有的理论依据自然就产生一些漏洞,甚至是前后矛盾。
通常情况下,活人不是不会被尿憋死的,最起码周公没被憋死。他创造性地发明了一个词,轻轻松松解决了难题,顺理成章地确定了周王室的合法性。
这个词就是“天命”。解释起来也很简单:上天让姓姬的人当天子。既然是上天的旨意,那自然就不敢违背了,也就合情合理了。
不得不佩服古人的语言概括能力,真是太精妙了,相信周公想到这个词后,肯定会偷笑好几天。
这第一个阶段的治国思想总的来说就是如此了。实际上这个时期的理论思想还有很多,但最为关键的莫过于我上边所介绍的那句话。
第二个阶段是chun秋战国时期。在这个阶段是对原有治国理念的整理、怀疑、打破,以及形成新理念的阶段。最突出的表现就是诸子百家的诞生。
这个时期,各路诸侯都在忙着争霸,原有的思想体系彻底被打乱了。只要你有兵有实力,想怎么搞都行,别说你“称王”,称“玉皇大帝”也没人管你。
如此一来,一些学者开始迷茫了,也开始探索了。
人有百性。一件事情出来后,一百个人有一百个看法;既然看法不同,那就容易引发争辩;既然要争辩,那就要组织一些说辞。折腾来倒腾去,各家学派纷纷登场了。
在这些学派中,对治国方略影响比较深远的实际上也只有道、儒、墨、法四家。我为了缩小胡扯范围,就对上边这四... -->>
今天早上有人问我,不就是萧何死后曹参继任相国了嘛,况且他继任后,好像除了弄出一个“萧规曹随”之外,也没干什么了不起的事情。屁大一点事,专开章节,还捣鼓的没完没了。
史书的确是这么介绍的,但我只能说这对老曹同志是不公平的,他对汉朝的影响绝不是那四个字所能概括的。因为这个人,开创了汉朝随后几十年的治国理念。
这个理念的诞生,就在曹参任齐相的这段时间里。当然,这也是上边那群大爷们争论之后发生的事情。
那群人一连侃了几天,个个争的面红耳赤,谁也没能说服谁,最后搞得水火不容。
这些人讨论的内容还是集中在儒家、法家以及道家的思想体系上。事实上,这是个争论上千年的话题,到底是哪一家学说更有用些,那就见仁见智了。
写到此,实际上我们还是有必要简单了解一下汉朝之前各代王朝的治国理念,因为这些无聊的东西,让我们纠结了几千年,所以还是值得一提的。
下边内容基本上是学术理论范畴,如果不愿意用这些东西消磨时间,大可直接无视。说实话,我也不愿意写。但不写的话又交待不清楚汉朝初期发生的这些事情,万般无奈,只好提笔了,敬请大家谅解。
在汉朝之前,治国理念的发展,总的来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持续时间比较长——从上古至西周,这是治国理念的形成阶段。在这段时间,治国理念从无到有,逐渐形成了规范的体系。当然,期间也有一些变化,但都是在原有基础上的修补,并没有发生质的改观。
自尧舜起,到周朝,中华民族历经了蛮荒时代,由氏族部落逐步进化到农业文明比较发达的时期。在这段时期,古人们不断总结治理国家的方法,到周朝时,形成了完整的理念。
这个时期治国理念的集大成者,就是那部非常有名的,其作者就是那个同样很有名的周公。这是对后世影响极为深远的一本书,无论是后来的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等等学派,都能在这本书里找到一些影子。如果说那些学派都是的分支,一点也不为过分。
儒家的孔丘老夫子就曾总结过的核心思想,不过这个思想体系也是儒家学说的理论基础。
当时,孔子闲的无聊,到处悠转。跑到齐国后,齐景公问政,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应该说,孔子总结的还是很到位的。中,摆事实讲道理写了很多东西,简单点说,就是一句话:天子就一直是天子,奴隶就一直是奴隶,什么样的人做什么样的事,都是有明确的规定,是不能打乱的。
这种严格的身份界定,就是这段时期的核心思想。
但这个思想体系,在周朝时是发生了一些变化的。原因其实很简单,周朝的立国,本身就打乱了这个理论体系。
如果严格按这种理论体系延伸下去,周王朝是不应该存在的。可姬发父子推翻了商朝的统治,打乱了这个秩序。如此一来,原有的理论依据自然就产生一些漏洞,甚至是前后矛盾。
通常情况下,活人不是不会被尿憋死的,最起码周公没被憋死。他创造性地发明了一个词,轻轻松松解决了难题,顺理成章地确定了周王室的合法性。
这个词就是“天命”。解释起来也很简单:上天让姓姬的人当天子。既然是上天的旨意,那自然就不敢违背了,也就合情合理了。
不得不佩服古人的语言概括能力,真是太精妙了,相信周公想到这个词后,肯定会偷笑好几天。
这第一个阶段的治国思想总的来说就是如此了。实际上这个时期的理论思想还有很多,但最为关键的莫过于我上边所介绍的那句话。
第二个阶段是chun秋战国时期。在这个阶段是对原有治国理念的整理、怀疑、打破,以及形成新理念的阶段。最突出的表现就是诸子百家的诞生。
这个时期,各路诸侯都在忙着争霸,原有的思想体系彻底被打乱了。只要你有兵有实力,想怎么搞都行,别说你“称王”,称“玉皇大帝”也没人管你。
如此一来,一些学者开始迷茫了,也开始探索了。
人有百性。一件事情出来后,一百个人有一百个看法;既然看法不同,那就容易引发争辩;既然要争辩,那就要组织一些说辞。折腾来倒腾去,各家学派纷纷登场了。
在这些学派中,对治国方略影响比较深远的实际上也只有道、儒、墨、法四家。我为了缩小胡扯范围,就对上边这四...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