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小说网 www.41xs.net,侠行水浒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他还年轻,有的是机会!”
随着皇帝赵佶说出这么一通话来,梁师成反而有些不知该怎么张口了,如果现在马上就报捷,直来直去,那就等于是立刻驳了赵佶的面子,让赵佶很是尴尬,他在宫里这么多年,哪会做这种不讨喜的事。可若是不说,等皇帝赵佶晚些得知事实,肯定又要怪罪,因而就只是静静侍立在旁,默不做声。
赵佶本来已经把注意力重新转回手中的异石上,可察觉到梁师成没走,不由皱起了眉头,诧异地看向他:“怎么回事?朕不是让你去草拟圣旨?怎么还站在这里?”
眼下皇帝赵佶主动开口询问,情况又与刚才不同,已经多了些委婉,不比直来直去那么冲撞,至少不会让赵佶那么难堪,而梁师成等得也是这个,当下就顺着他的询问回说:“陛下,或许是老奴刚才没有表达清楚,让陛下误会了,其实赵不凡没有打输,他打赢了,而且彻底平定了梁山匪患,俘虏的匪寇及家眷多达几万人!”
“打赢了?”赵佶彻底呆滞,连手上的奇石掉了也不曾注意。
“陛下?陛下?”
梁师成轻轻呼唤,把赵佶给唤回了神来。
刹那间,反应过来的赵佶激动不已,直接从胡床上蹿了起来,伸手急问:“奏折呢?”
梁师成不敢怠慢,当下就把奏折递了过去。
皇帝赵佶三五几下拆了封,迅速展开长长的奏折读了起来,神色也是越来越振奋,等迅速浏览一遍,已是高兴地拍案而起:“我大宋还真出了个霍去病啊!好!很好!”
说着,他顺手把奏折递还给梁师成,高兴地接道:“你马上就代朕草拟圣旨回复赵不凡,他的请旨全都准了,那些缴获的物资发放给百姓也是好事,他们本已饱受盗匪肆虐之苦,此番用缴获的物资来安抚,朝廷便不用再调拨赈灾钱粮,而且还能彰显朝廷的恩惠,让百姓爱戴于朕,正是一举多得,你再添加一句,他缴获的钱财若非罕有的至宝,那就都不用上缴国库,可分一部分用于安抚当地百姓,余者就用于犒赏北疆将士,那些有功的将士也让他尽快呈报上来,该封官的就封官!”
“老奴这就去办!”梁师成知道赵佶正在兴头上,当即就急急转身去了。
第二天清晨,皇帝赵佶在上朝时仍旧难以掩饰喜色,群臣都莫名其妙,不知他究竟为什么事这么高兴,等群臣相继奏完事务之后,早已按捺不住的赵佶马上就宣布了郓州大捷的喜讯。
刹那间,满朝文武无不震惊,大殿之内更是有短暂的静默。
“真的赢了?”
蔡京、童贯、高俅、王黼、刘仲武……
不管是谁,不管是哪个派系,不管是奸臣还是良将,每个人心中都闪现出这个疑问。
即便是朱伯材也是有些不敢相信。
五千人就平定梁山?梁山主动献降?俘虏几万人?
许久之后,不知是谁率先发出恭贺之声,大殿之内很快就响起群臣的窃窃私语,老辣的蔡京更是略带嘲讽地瞥了童贯一眼,趁机出列大肆恭维皇帝赵佶,说了好长一通“明君恩威遍布四海”之类的话。
皇帝赵佶虽然心知他是在拍马屁,可如今正沉浸在灭除匪患的喜悦之中,自然也是乐意听他说。
可惜童贯一党的心里可就不是滋味了,特别是为首的童贯更是觉得脸颊发烫,感觉文武看向他的目光都有暗暗嘲笑的意思,他本是故意坑害赵不凡,哪想不但没能害到人,反而是让别人立了大功,他的脸面自然是挂不住,哪怕别的文武大臣没有这个意思,他恐怕也会这么感觉。
特别是蔡京在恭维皇帝和赵不凡的同时,明里暗里也都在嘲讽他,着实让他有些恼羞成怒,等蔡京说完,他立刻就出列奏道:“启禀圣上,臣以为赵中书虽说平叛有功,但做法却着实不可取,那些梁山匪寇本是叛贼,理当重拳出击,尽数斩杀以威慑世人,让天下人再不敢随意作乱,怎么反而收降纳叛?圣上在赵中书临行前赐予了他战时独断的权利,但并不意味着他为了胜利便能随意妄为。
赵中书领兵出征是代表朝廷,讨伐盗匪一是为民除害,二也是为了震慑别的乱臣贼子,而他为了战功竟然选择收纳叛贼,不但有损朝廷威严,更不能震慑乱臣贼子,所得胜利也不过是凭借天子之威慑服盗匪,用高官厚禄来诱惑盗贼投降,根本没有起到威慑世人的作用,将来岂不是人人都心存侥幸,用造反来逼迫朝廷招安?
因而臣以为赵中书此战不但无功,甚至有三条大罪!其一,他为求战功,不惜收降纳叛,犯下争功之罪!其二,他滥用圣上赐予的权力,不以剿灭盗匪为目的,反而只管个人战功,犯下以权谋私之罪!其三,收降纳叛,有损朝廷威严,犯下平叛不利之罪,还请圣上明鉴!”
这番话一出,皇帝赵佶皱起了眉头,显得不太高兴,但细细一想,若是什么盗匪都招降,确实也有隐忧,会使得乱臣贼子都争相效仿,反正投降还有官做,绿林好汉自然就更加妄为。
蔡京发现皇帝赵佶的脸色有变化,瞬间就站了出来,怒声喝斥童贯:“童大人,你说得倒是轻巧,赵不凡仅仅只带着五千人,若是不采用些策略,如何平叛?况且赵不凡也不是没有斩杀贼寇,你不曾听到刚才圣上说过,赵不凡率兵厮杀数场,前后总计斩杀叛贼近万?如此恩威并施正是平叛的上佳策略,自古有之,即便我大宋也是有先例,大人执掌枢密院,深明兵事,如何不知?此番硬是栽赃三条莫须有的罪名,用意何在?”
这番话一出,龙椅上的赵佶瞬间明白过来,逐渐意识到自己被童贯把思绪给带偏了,双眼渐渐眯了起来。
任何事都不可能尽善尽美,童贯刚才所言虽说有些道理,但明显有鱼骨头里挑刺的嫌疑,而他早前就处处针对赵不凡,看来童贯与赵不凡之间远不是寻常的不和那么简单。童贯是深明朕心意的人,可他明知朕有心培养赵不凡崛起,用以接替老迈的蔡京,为什么还要想方设法地作梗?难道两人间有朕不知道的深仇大怨?已经到了不死不休的地步?
皇帝赵佶陷入了深深地思索之中……
,他还年轻,有的是机会!”
随着皇帝赵佶说出这么一通话来,梁师成反而有些不知该怎么张口了,如果现在马上就报捷,直来直去,那就等于是立刻驳了赵佶的面子,让赵佶很是尴尬,他在宫里这么多年,哪会做这种不讨喜的事。可若是不说,等皇帝赵佶晚些得知事实,肯定又要怪罪,因而就只是静静侍立在旁,默不做声。
赵佶本来已经把注意力重新转回手中的异石上,可察觉到梁师成没走,不由皱起了眉头,诧异地看向他:“怎么回事?朕不是让你去草拟圣旨?怎么还站在这里?”
眼下皇帝赵佶主动开口询问,情况又与刚才不同,已经多了些委婉,不比直来直去那么冲撞,至少不会让赵佶那么难堪,而梁师成等得也是这个,当下就顺着他的询问回说:“陛下,或许是老奴刚才没有表达清楚,让陛下误会了,其实赵不凡没有打输,他打赢了,而且彻底平定了梁山匪患,俘虏的匪寇及家眷多达几万人!”
“打赢了?”赵佶彻底呆滞,连手上的奇石掉了也不曾注意。
“陛下?陛下?”
梁师成轻轻呼唤,把赵佶给唤回了神来。
刹那间,反应过来的赵佶激动不已,直接从胡床上蹿了起来,伸手急问:“奏折呢?”
梁师成不敢怠慢,当下就把奏折递了过去。
皇帝赵佶三五几下拆了封,迅速展开长长的奏折读了起来,神色也是越来越振奋,等迅速浏览一遍,已是高兴地拍案而起:“我大宋还真出了个霍去病啊!好!很好!”
说着,他顺手把奏折递还给梁师成,高兴地接道:“你马上就代朕草拟圣旨回复赵不凡,他的请旨全都准了,那些缴获的物资发放给百姓也是好事,他们本已饱受盗匪肆虐之苦,此番用缴获的物资来安抚,朝廷便不用再调拨赈灾钱粮,而且还能彰显朝廷的恩惠,让百姓爱戴于朕,正是一举多得,你再添加一句,他缴获的钱财若非罕有的至宝,那就都不用上缴国库,可分一部分用于安抚当地百姓,余者就用于犒赏北疆将士,那些有功的将士也让他尽快呈报上来,该封官的就封官!”
“老奴这就去办!”梁师成知道赵佶正在兴头上,当即就急急转身去了。
第二天清晨,皇帝赵佶在上朝时仍旧难以掩饰喜色,群臣都莫名其妙,不知他究竟为什么事这么高兴,等群臣相继奏完事务之后,早已按捺不住的赵佶马上就宣布了郓州大捷的喜讯。
刹那间,满朝文武无不震惊,大殿之内更是有短暂的静默。
“真的赢了?”
蔡京、童贯、高俅、王黼、刘仲武……
不管是谁,不管是哪个派系,不管是奸臣还是良将,每个人心中都闪现出这个疑问。
即便是朱伯材也是有些不敢相信。
五千人就平定梁山?梁山主动献降?俘虏几万人?
许久之后,不知是谁率先发出恭贺之声,大殿之内很快就响起群臣的窃窃私语,老辣的蔡京更是略带嘲讽地瞥了童贯一眼,趁机出列大肆恭维皇帝赵佶,说了好长一通“明君恩威遍布四海”之类的话。
皇帝赵佶虽然心知他是在拍马屁,可如今正沉浸在灭除匪患的喜悦之中,自然也是乐意听他说。
可惜童贯一党的心里可就不是滋味了,特别是为首的童贯更是觉得脸颊发烫,感觉文武看向他的目光都有暗暗嘲笑的意思,他本是故意坑害赵不凡,哪想不但没能害到人,反而是让别人立了大功,他的脸面自然是挂不住,哪怕别的文武大臣没有这个意思,他恐怕也会这么感觉。
特别是蔡京在恭维皇帝和赵不凡的同时,明里暗里也都在嘲讽他,着实让他有些恼羞成怒,等蔡京说完,他立刻就出列奏道:“启禀圣上,臣以为赵中书虽说平叛有功,但做法却着实不可取,那些梁山匪寇本是叛贼,理当重拳出击,尽数斩杀以威慑世人,让天下人再不敢随意作乱,怎么反而收降纳叛?圣上在赵中书临行前赐予了他战时独断的权利,但并不意味着他为了胜利便能随意妄为。
赵中书领兵出征是代表朝廷,讨伐盗匪一是为民除害,二也是为了震慑别的乱臣贼子,而他为了战功竟然选择收纳叛贼,不但有损朝廷威严,更不能震慑乱臣贼子,所得胜利也不过是凭借天子之威慑服盗匪,用高官厚禄来诱惑盗贼投降,根本没有起到威慑世人的作用,将来岂不是人人都心存侥幸,用造反来逼迫朝廷招安?
因而臣以为赵中书此战不但无功,甚至有三条大罪!其一,他为求战功,不惜收降纳叛,犯下争功之罪!其二,他滥用圣上赐予的权力,不以剿灭盗匪为目的,反而只管个人战功,犯下以权谋私之罪!其三,收降纳叛,有损朝廷威严,犯下平叛不利之罪,还请圣上明鉴!”
这番话一出,皇帝赵佶皱起了眉头,显得不太高兴,但细细一想,若是什么盗匪都招降,确实也有隐忧,会使得乱臣贼子都争相效仿,反正投降还有官做,绿林好汉自然就更加妄为。
蔡京发现皇帝赵佶的脸色有变化,瞬间就站了出来,怒声喝斥童贯:“童大人,你说得倒是轻巧,赵不凡仅仅只带着五千人,若是不采用些策略,如何平叛?况且赵不凡也不是没有斩杀贼寇,你不曾听到刚才圣上说过,赵不凡率兵厮杀数场,前后总计斩杀叛贼近万?如此恩威并施正是平叛的上佳策略,自古有之,即便我大宋也是有先例,大人执掌枢密院,深明兵事,如何不知?此番硬是栽赃三条莫须有的罪名,用意何在?”
这番话一出,龙椅上的赵佶瞬间明白过来,逐渐意识到自己被童贯把思绪给带偏了,双眼渐渐眯了起来。
任何事都不可能尽善尽美,童贯刚才所言虽说有些道理,但明显有鱼骨头里挑刺的嫌疑,而他早前就处处针对赵不凡,看来童贯与赵不凡之间远不是寻常的不和那么简单。童贯是深明朕心意的人,可他明知朕有心培养赵不凡崛起,用以接替老迈的蔡京,为什么还要想方设法地作梗?难道两人间有朕不知道的深仇大怨?已经到了不死不休的地步?
皇帝赵佶陷入了深深地思索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