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中文网 41xs.net,摄政大明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
……
庙堂之中,清流有不少,但君子并不多。
许多人会把“清流”与“君子”二者搞混,但实际上则是截然不同,清流之中确实有少数君子,但并不是所有清流都是君子,也并不是所有君子都是清流。
正所谓“君子群而不党”,但那些清流官员又有几人没有结党?
仅是这一点,就能看出清流与君子的性质不同。
而且,清流与贪官在本质上并没有多少区别,皆是追求名利二字,只不过清流们更在意“名”、贪官们更在乎“利”罢了。
而真正的君子,则是只看重“道义”与“公理”!
与此同时,君子们总是受到太多条条框框的约束,也经常会遇到不择手段的小人打压,所以他们的庙堂地位普遍不高。
毕竟,官场就是一个充满算计、利益大于道德的地方,并不适合君子生存。
但君子们的作用依然不可忽视,他们就是官场的良心、底线、以及公信力,可谓是不可或缺。
对于这些君子,朱和坚、赵俊臣、德庆皇帝所使用的驾驭手段各有不同。
朱和坚乃是“投其所好”,就是把自己也扮作君子们的同类,降低君子们的心中戒备、争取君子们的认同与支持;
赵俊臣则是“利益结合”,也就是把君子们的志向融合到自己的某项计划之中,让君子们心甘情愿的为自己的计划出一份力;
而德庆皇帝,却是“道德绑架”,也就是利用君子们最在乎的“道义”二字,胁迫君子们为自己做事。
这三种手段之中,看似是赵俊臣的手段最为高明,但从实际效果而言,却是德庆皇帝的手段最为有效,而且也不必付出任何代价。
*
德庆皇帝此时所提到的张伯道,乃是刑部尚书张伯崇的亲弟,但他并非是“周党”一员,一向是态度中立、不偏不倚。
与杨洵一样,张伯道也是一位大儒、也是一位君子,目前也同样是辞官致仕、赋闲在家。
而且,张伯道的辞官缘由,还要更加“令人敬佩”。
在七八年前,张伯道担任浙江提督学道期间,浙江境内发生了一件“弑父案”。
当时的浙江嘉兴境内,有一名性情暴虐的醉汉,每次醉酒之后都要出手虐待妻儿,有一次他眼看着就要把妻儿二人活活打死,他的儿子终于是忍无可忍、出手反击,竟是失手打死了醉汉。
最开始,因为该名醉汉在嘉兴境内名声极差,他的儿子却是一位风评极佳的秀才,嘉兴官府审理案件之后,认为醉汉儿子的反击举动只是为了保护自己与母亲,乃是情有可原,所以就只是夺去了他的功名、流放三百里。
然而,张伯道听说此事之后,竟是受到了极大刺激,完全无法认可嘉兴官府的审判结果,认为醉汉儿子乃是犯了恶逆之罪,必须要罪加一等、严惩不贷!
按照张伯道的说法,夫为妻纲、父为子纲,作为一名儿子,若是受到父亲虐待就应该良言相劝,若是无法劝说就应该忍气吞声,若是无法忍耐就应该逃走躲避,但无论如何也不应该出手反击。
最终,在张伯道的极力主张之下,醉汉儿子被判了死刑,醉汉妻子也受了杖刑。
但事情发展到这一步,张伯道却依然是不依不饶。
首先,张伯道挟以大义,强迫嘉兴府拆掉了一半城墙,以示本地百姓“无脸见人”之意;
随后,张伯道又弹劾了嘉兴知府,认为嘉兴知府治理无方、昏聩无能,造成了该地的道德败坏;
最后,张伯道则是主动辞官请罪,认为自己身为浙江提督学道,总揽浙江的教化与学务,结果治下竟是发生了秀才弑父之事,所以他本人也有严重失职失察的过失。
因为这件事情,张伯道受到了儒家各方的诸多赞誉,很快就名扬天下。
按照这个时代的标准,张伯道的这般做法可谓是“知行合一”,既是严于律人,也是严于律己,同样可以称之为“君子”。
但通过这一件事,也可以看出张伯道与杨洵的理念冲突,可谓是天差地远、截然不同。
所以,杨洵听到德庆皇帝要任命张伯道为大理寺卿之后,顿时是大吃一惊、反应激烈,忍不住当场反驳。
德庆皇帝则是笑容不变,缓缓道:“朕也知道,你与张伯道的理念不同,对于你们这些当世大儒而言,一旦是发生了理念冲突,就必然是势不两立,把对方视若仇寇,但朕也有朕的考虑……
朕认为,下一任的大理寺卿,不仅要态度中立、立场公正,也必须要有作为、敢担当,最好还是德才兼备、威望服众!
而朕思来想去之后,发现只有你与张伯道二人完全符合这些条件……这样一来,若是你不愿意复仕为官,那朕也只能选择张伯道了。”
杨洵明白,德庆皇帝的这般说法,就是为了强迫他做出选择,不由是再次陷入了沉默。
片刻之后,杨洵突然抬头问道:“陛下,您对于臣近些年来的观念变化,可曾是有所了解?”
德庆皇帝直接点头,也像是赵俊臣一般,直接总结出了杨洵的大致理念,道:“朕也曾拜读过你的那几篇文章,自然是明白你的理念变化,有些人认为你的这些观点已是偏向于法家,但朕认为法家观念并没有什么不好!
无论是制定详细全面的法令,用以规范百姓之行为,还是让朝廷与官府同样受到朝廷律法之约束,皆是令人深省,堪称治国之至理!
驭民之术,自然是应该严格一些,朝廷与官府也不应该无视法纪,必须要心怀敬畏,唯有如此,我大明江山才能万世稳固!
所以,你也完全不必心存顾忌,你若是担任了大理寺卿,朕一定会全力支持于你!”
听到德庆皇帝的这般说法,杨洵的表情愈发复杂。
德庆皇帝无疑是极为聪慧的,所以才能轻易总结出杨洵的诸般理念。
然而,德庆皇帝也同样无法理解杨洵的真正想法,所以他依然是把杨洵的诸般理念,视为强化帝王集权的法家思想。
又或者说,在德庆皇帝心中,朝廷是朝廷、皇帝是皇帝,两者并不等同,皇帝的地位要位于朝廷之上。
所以,德庆皇帝才会认为,朝廷应该接受法纪之约束,但他本人并不需要受到约束。
这样一来,德庆皇帝看过杨洵的文章之后,自然是只注意到了那些有利于自己稳固统治的观念,却完全忽视了那些会约束自己权力的观念。
同样是看过了杨洵的文章,但因为德庆皇帝与赵俊臣二人的视角不同,所得出的结论也就截然不同了。
德庆皇帝完全赞同杨洵的观念,而赵俊臣昨天则是与杨洵激烈争辩,但相较而言,杨洵则是认为赵俊臣更像是自己的知己,而德庆皇帝的完全认同,却只会让杨洵深感无力。
想到这里,杨洵心中暗暗叹息一声。
但最终,杨洵还是屈服于德庆皇帝的手段,垂头道:“既如此,臣愿意重返庙堂、为陛下再次效力!”
见到杨洵屈服,德庆皇帝眼中闪过了一丝满意,但表面上则是一副求贤若渴、大喜过望的模样,大笑道:“既然如此,自然是最好不过!等到明天早朝,朕就会向百官们宣布杨大儒的任命,想必朝中几位阁老也不会反对……
对了,说到朝中几位阁老……朕听说你昨天去见赵俊臣了?你去见赵俊臣干什么?朕可不记得你们二人从前有过交情。”
杨洵依然是态度坦荡,直接答道:“臣认为,赵阁臣乃是朝廷近百年来极为少见的能臣,对于赵阁臣的诸项成就,臣一向是敬佩不已,但他的品行作风……实在是一言难尽!
也正是因为这般原因,臣就想要与赵阁臣见面一谈,近距离观察他的秉性,试探他对于朝廷法纪的态度,若是他对于朝廷法纪还抱有敬畏之心,自然就是朝廷之福。”
杨洵乃是一位真正的君子,所以德庆皇帝并没有怀疑杨洵的说法,只是认为杨洵的想法过于天真了。
于是,德庆皇帝摇头失笑,道:“想要让赵俊臣敬畏朝廷法纪?朕一时间也是想不清楚,杨大儒你的这般想法,究竟是高看了赵俊臣、还是看轻了赵俊... -->>
……
……
庙堂之中,清流有不少,但君子并不多。
许多人会把“清流”与“君子”二者搞混,但实际上则是截然不同,清流之中确实有少数君子,但并不是所有清流都是君子,也并不是所有君子都是清流。
正所谓“君子群而不党”,但那些清流官员又有几人没有结党?
仅是这一点,就能看出清流与君子的性质不同。
而且,清流与贪官在本质上并没有多少区别,皆是追求名利二字,只不过清流们更在意“名”、贪官们更在乎“利”罢了。
而真正的君子,则是只看重“道义”与“公理”!
与此同时,君子们总是受到太多条条框框的约束,也经常会遇到不择手段的小人打压,所以他们的庙堂地位普遍不高。
毕竟,官场就是一个充满算计、利益大于道德的地方,并不适合君子生存。
但君子们的作用依然不可忽视,他们就是官场的良心、底线、以及公信力,可谓是不可或缺。
对于这些君子,朱和坚、赵俊臣、德庆皇帝所使用的驾驭手段各有不同。
朱和坚乃是“投其所好”,就是把自己也扮作君子们的同类,降低君子们的心中戒备、争取君子们的认同与支持;
赵俊臣则是“利益结合”,也就是把君子们的志向融合到自己的某项计划之中,让君子们心甘情愿的为自己的计划出一份力;
而德庆皇帝,却是“道德绑架”,也就是利用君子们最在乎的“道义”二字,胁迫君子们为自己做事。
这三种手段之中,看似是赵俊臣的手段最为高明,但从实际效果而言,却是德庆皇帝的手段最为有效,而且也不必付出任何代价。
*
德庆皇帝此时所提到的张伯道,乃是刑部尚书张伯崇的亲弟,但他并非是“周党”一员,一向是态度中立、不偏不倚。
与杨洵一样,张伯道也是一位大儒、也是一位君子,目前也同样是辞官致仕、赋闲在家。
而且,张伯道的辞官缘由,还要更加“令人敬佩”。
在七八年前,张伯道担任浙江提督学道期间,浙江境内发生了一件“弑父案”。
当时的浙江嘉兴境内,有一名性情暴虐的醉汉,每次醉酒之后都要出手虐待妻儿,有一次他眼看着就要把妻儿二人活活打死,他的儿子终于是忍无可忍、出手反击,竟是失手打死了醉汉。
最开始,因为该名醉汉在嘉兴境内名声极差,他的儿子却是一位风评极佳的秀才,嘉兴官府审理案件之后,认为醉汉儿子的反击举动只是为了保护自己与母亲,乃是情有可原,所以就只是夺去了他的功名、流放三百里。
然而,张伯道听说此事之后,竟是受到了极大刺激,完全无法认可嘉兴官府的审判结果,认为醉汉儿子乃是犯了恶逆之罪,必须要罪加一等、严惩不贷!
按照张伯道的说法,夫为妻纲、父为子纲,作为一名儿子,若是受到父亲虐待就应该良言相劝,若是无法劝说就应该忍气吞声,若是无法忍耐就应该逃走躲避,但无论如何也不应该出手反击。
最终,在张伯道的极力主张之下,醉汉儿子被判了死刑,醉汉妻子也受了杖刑。
但事情发展到这一步,张伯道却依然是不依不饶。
首先,张伯道挟以大义,强迫嘉兴府拆掉了一半城墙,以示本地百姓“无脸见人”之意;
随后,张伯道又弹劾了嘉兴知府,认为嘉兴知府治理无方、昏聩无能,造成了该地的道德败坏;
最后,张伯道则是主动辞官请罪,认为自己身为浙江提督学道,总揽浙江的教化与学务,结果治下竟是发生了秀才弑父之事,所以他本人也有严重失职失察的过失。
因为这件事情,张伯道受到了儒家各方的诸多赞誉,很快就名扬天下。
按照这个时代的标准,张伯道的这般做法可谓是“知行合一”,既是严于律人,也是严于律己,同样可以称之为“君子”。
但通过这一件事,也可以看出张伯道与杨洵的理念冲突,可谓是天差地远、截然不同。
所以,杨洵听到德庆皇帝要任命张伯道为大理寺卿之后,顿时是大吃一惊、反应激烈,忍不住当场反驳。
德庆皇帝则是笑容不变,缓缓道:“朕也知道,你与张伯道的理念不同,对于你们这些当世大儒而言,一旦是发生了理念冲突,就必然是势不两立,把对方视若仇寇,但朕也有朕的考虑……
朕认为,下一任的大理寺卿,不仅要态度中立、立场公正,也必须要有作为、敢担当,最好还是德才兼备、威望服众!
而朕思来想去之后,发现只有你与张伯道二人完全符合这些条件……这样一来,若是你不愿意复仕为官,那朕也只能选择张伯道了。”
杨洵明白,德庆皇帝的这般说法,就是为了强迫他做出选择,不由是再次陷入了沉默。
片刻之后,杨洵突然抬头问道:“陛下,您对于臣近些年来的观念变化,可曾是有所了解?”
德庆皇帝直接点头,也像是赵俊臣一般,直接总结出了杨洵的大致理念,道:“朕也曾拜读过你的那几篇文章,自然是明白你的理念变化,有些人认为你的这些观点已是偏向于法家,但朕认为法家观念并没有什么不好!
无论是制定详细全面的法令,用以规范百姓之行为,还是让朝廷与官府同样受到朝廷律法之约束,皆是令人深省,堪称治国之至理!
驭民之术,自然是应该严格一些,朝廷与官府也不应该无视法纪,必须要心怀敬畏,唯有如此,我大明江山才能万世稳固!
所以,你也完全不必心存顾忌,你若是担任了大理寺卿,朕一定会全力支持于你!”
听到德庆皇帝的这般说法,杨洵的表情愈发复杂。
德庆皇帝无疑是极为聪慧的,所以才能轻易总结出杨洵的诸般理念。
然而,德庆皇帝也同样无法理解杨洵的真正想法,所以他依然是把杨洵的诸般理念,视为强化帝王集权的法家思想。
又或者说,在德庆皇帝心中,朝廷是朝廷、皇帝是皇帝,两者并不等同,皇帝的地位要位于朝廷之上。
所以,德庆皇帝才会认为,朝廷应该接受法纪之约束,但他本人并不需要受到约束。
这样一来,德庆皇帝看过杨洵的文章之后,自然是只注意到了那些有利于自己稳固统治的观念,却完全忽视了那些会约束自己权力的观念。
同样是看过了杨洵的文章,但因为德庆皇帝与赵俊臣二人的视角不同,所得出的结论也就截然不同了。
德庆皇帝完全赞同杨洵的观念,而赵俊臣昨天则是与杨洵激烈争辩,但相较而言,杨洵则是认为赵俊臣更像是自己的知己,而德庆皇帝的完全认同,却只会让杨洵深感无力。
想到这里,杨洵心中暗暗叹息一声。
但最终,杨洵还是屈服于德庆皇帝的手段,垂头道:“既如此,臣愿意重返庙堂、为陛下再次效力!”
见到杨洵屈服,德庆皇帝眼中闪过了一丝满意,但表面上则是一副求贤若渴、大喜过望的模样,大笑道:“既然如此,自然是最好不过!等到明天早朝,朕就会向百官们宣布杨大儒的任命,想必朝中几位阁老也不会反对……
对了,说到朝中几位阁老……朕听说你昨天去见赵俊臣了?你去见赵俊臣干什么?朕可不记得你们二人从前有过交情。”
杨洵依然是态度坦荡,直接答道:“臣认为,赵阁臣乃是朝廷近百年来极为少见的能臣,对于赵阁臣的诸项成就,臣一向是敬佩不已,但他的品行作风……实在是一言难尽!
也正是因为这般原因,臣就想要与赵阁臣见面一谈,近距离观察他的秉性,试探他对于朝廷法纪的态度,若是他对于朝廷法纪还抱有敬畏之心,自然就是朝廷之福。”
杨洵乃是一位真正的君子,所以德庆皇帝并没有怀疑杨洵的说法,只是认为杨洵的想法过于天真了。
于是,德庆皇帝摇头失笑,道:“想要让赵俊臣敬畏朝廷法纪?朕一时间也是想不清楚,杨大儒你的这般想法,究竟是高看了赵俊臣、还是看轻了赵俊...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