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小说网 www.41xs.net,幸福农家妇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做了一身又一身的衣服,春夏秋冬四季都全了。
可是她们谁都不敢开口问小姑子索要,连试一下都不敢,别看公婆叔伯们平时都和和气气的,可她们若是损害了小姑子的利益,立马就会成为那啥众矢之的。老白家兄弟三房,子侄辈十几个,孙辈几十个,一大家子就这么一个女孩儿,那真是千娇万宠。
“哎哟哟,瞧这缝纫机,看这自行车,真是又大气又好看,这样的彩礼可是咱们生产队里的头一份儿。”白三婶啧啧称叹,想去摸一摸,先将手在衣服上蹭一蹭,手蹭干净了,才去摸自行车的车把,又说起了别人的闲话,“支书家的姜桃比咱们玉娴大两岁,找了个上海来的知青,定亲的时候没一样彩礼,就有郑建华的老家寄来一封信和五十块钱,还不够买咱们玉娴半个缝纫机呢,偏偏姜桃就跟迷了心智似的,郑建华的衣服鞋袜都是她置办的。”
白玉娴的原身暗恋郑建华,知晓很多大家不知道的事情,譬如说姜桃是郑建华自己追求来的,当然他们谈恋爱这种行为一直瞒着外人。郑建华长得斯文俊美,嘴巴又甜,加上懂艺术,会写情诗和情书,姜桃这么一个从未见过世面的农村姑娘自然情窦大开。
原身以为郑建华是喜欢姜桃而为之,失魂落魄,白玉娴却不这么认为,她觉得郑建华追求姜桃是因为姜桃是支书女儿,支书管着整个生产大队的所有事务,能帮到他在这里的生活。
很多知青的日子在乡下过得并不好,别处她不清楚,至少他们这里的社员非常看不起知青,甚至在知青下乡没多久就因为他们按月领口粮损害了社员的利益,双方爆发了很大的冲突,后来知青们不得不下地干活挣工分,就是现在社员们也看不起那些不会干活的知青。
所以,郑建华要想过得好,必修拿高工分,有靠山。
人常说爱屋及乌,郑建华成为大队支书的女婿,等到干活的时候还怕分不到轻活,还怕拿不到高工分?不说别的,单是和姜桃订婚后立刻有足够的口粮吃,有崭新的衣服穿,就已经是他得到的好处了。
姜桃的婶子正盯着自行车看,听了白三婶的话,急忙接口道:“就是,就是,俺大哥大嫂家就那么一个女儿,千依百顺地养到了二十岁,结果找了一个干活都没力气的知青,定亲时一点热闹气都不见,以后有她吃苦的时候!”
今年夏天他们生产队订婚的只有姜桃和白玉娴两个姑娘,难免被人拿出来对比。虽然姜桃的父亲是大队支书,但是姜桃家却是他们生产队的,两家距离不远。
姜桃的婶子又问余家给了多少彩礼钱,听白母笑着回答说有两百块,她忍不住砸了咂嘴吧,“这么多!看来余家是真中意玉娴。缝纫机和自行车三百多,这就是五百多了,再给玉娴买点衣裳鞋袜啥的,咋地也得花六七百,俺家十年都挣不出来。”
有人难免泛酸,“都是贫农,在地里刨食儿,他家孩子又多,咋那么有钱哪?听说才盖了三间红砖大瓦房,砌了大院子。”
姜桃的婶子道:“不奇怪。俺娘家就是顺河大队的,俺从小就知道余家。庆国他奶奶的娘家是大地主,变卖了家产支援红军抗战,立下了大功劳,他们家绝户,庆国他奶奶嫁出去后,他们家没有后人需要花钱。庆国他爷爷是个贫农出身的老红军,在淮海战役中牺牲了,也是庆国他奶奶的娘家穷了,他才能娶到庆国他奶奶。不过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庆国他奶奶多少有点值钱的嫁妆,又是烈士军属,安安稳稳地完成了儿女的嫁娶大事。他家底子比别人家厚实,加上庆国他爹是会计,庆国兄弟俩又能干,六个姐姐都嫁得不错,自然攒下了钱。”
原来如此!白玉娴这才明白余奶奶为何给自己一个绿宝石戒指做见面礼,又给一对白玉镯子放在彩礼箱子里,原来她娘家是地主,所以有这些物件儿。那日在余家,自己看到余奶奶穿着斜襟大褂子,踮着一双小脚走路,就是一典型的农家老妪,完全看不出有这样的来历。
不管围观的众人心里是怎么想,不管是羡慕也好,嫉妒也罢,反正余庆国和白玉娴的婚事已经定下来了,就等着年底选择良辰吉日结婚。
白玉娴整日不出门,在家忙针线活。
她的嫁衣、压箱袄、压箱鞋,余庆国的毛衣裤、压箱鞋,以及婚后回门给余庆国祖母、父母和叔叔婶婶的回门鞋,全部都需要在结婚前准备好。
除了压箱袄由母亲亲手做以外,其他的都得自己动手。
白玉娴考虑到家里积蓄已花去了一大半儿,不想再给父母增添负担,就自己掏钱扯了一块绿缎子做棉袄,给余庆国买了一双皮鞋,又扯了黑色灯芯绒做回门鞋的鞋面儿,她准备做棉鞋,距离结婚还有几个月,大约足够她做好鞋子。
至于嫁衣,她打算穿那件呢子大衣出嫁,蓝棠皮鞋做压箱鞋。
很多人结婚都穿旧衣服,甚至是补丁衣服,或者借衣服来穿,她有昂贵的新大衣和名牌皮鞋已经是非常让人羡慕的一件事了,用不着非得让父母准备嫁衣。
“你没动余家给的彩礼钱吧?”一双皮鞋二十来块,白母有些担心。
“放心吧,没动,我用他家给的见面礼,上回买毛线剩下的钱正好够买皮鞋和布。”白玉娴暗暗庆幸自己卖掉了金手环,不然真不够花。
,做了一身又一身的衣服,春夏秋冬四季都全了。
可是她们谁都不敢开口问小姑子索要,连试一下都不敢,别看公婆叔伯们平时都和和气气的,可她们若是损害了小姑子的利益,立马就会成为那啥众矢之的。老白家兄弟三房,子侄辈十几个,孙辈几十个,一大家子就这么一个女孩儿,那真是千娇万宠。
“哎哟哟,瞧这缝纫机,看这自行车,真是又大气又好看,这样的彩礼可是咱们生产队里的头一份儿。”白三婶啧啧称叹,想去摸一摸,先将手在衣服上蹭一蹭,手蹭干净了,才去摸自行车的车把,又说起了别人的闲话,“支书家的姜桃比咱们玉娴大两岁,找了个上海来的知青,定亲的时候没一样彩礼,就有郑建华的老家寄来一封信和五十块钱,还不够买咱们玉娴半个缝纫机呢,偏偏姜桃就跟迷了心智似的,郑建华的衣服鞋袜都是她置办的。”
白玉娴的原身暗恋郑建华,知晓很多大家不知道的事情,譬如说姜桃是郑建华自己追求来的,当然他们谈恋爱这种行为一直瞒着外人。郑建华长得斯文俊美,嘴巴又甜,加上懂艺术,会写情诗和情书,姜桃这么一个从未见过世面的农村姑娘自然情窦大开。
原身以为郑建华是喜欢姜桃而为之,失魂落魄,白玉娴却不这么认为,她觉得郑建华追求姜桃是因为姜桃是支书女儿,支书管着整个生产大队的所有事务,能帮到他在这里的生活。
很多知青的日子在乡下过得并不好,别处她不清楚,至少他们这里的社员非常看不起知青,甚至在知青下乡没多久就因为他们按月领口粮损害了社员的利益,双方爆发了很大的冲突,后来知青们不得不下地干活挣工分,就是现在社员们也看不起那些不会干活的知青。
所以,郑建华要想过得好,必修拿高工分,有靠山。
人常说爱屋及乌,郑建华成为大队支书的女婿,等到干活的时候还怕分不到轻活,还怕拿不到高工分?不说别的,单是和姜桃订婚后立刻有足够的口粮吃,有崭新的衣服穿,就已经是他得到的好处了。
姜桃的婶子正盯着自行车看,听了白三婶的话,急忙接口道:“就是,就是,俺大哥大嫂家就那么一个女儿,千依百顺地养到了二十岁,结果找了一个干活都没力气的知青,定亲时一点热闹气都不见,以后有她吃苦的时候!”
今年夏天他们生产队订婚的只有姜桃和白玉娴两个姑娘,难免被人拿出来对比。虽然姜桃的父亲是大队支书,但是姜桃家却是他们生产队的,两家距离不远。
姜桃的婶子又问余家给了多少彩礼钱,听白母笑着回答说有两百块,她忍不住砸了咂嘴吧,“这么多!看来余家是真中意玉娴。缝纫机和自行车三百多,这就是五百多了,再给玉娴买点衣裳鞋袜啥的,咋地也得花六七百,俺家十年都挣不出来。”
有人难免泛酸,“都是贫农,在地里刨食儿,他家孩子又多,咋那么有钱哪?听说才盖了三间红砖大瓦房,砌了大院子。”
姜桃的婶子道:“不奇怪。俺娘家就是顺河大队的,俺从小就知道余家。庆国他奶奶的娘家是大地主,变卖了家产支援红军抗战,立下了大功劳,他们家绝户,庆国他奶奶嫁出去后,他们家没有后人需要花钱。庆国他爷爷是个贫农出身的老红军,在淮海战役中牺牲了,也是庆国他奶奶的娘家穷了,他才能娶到庆国他奶奶。不过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庆国他奶奶多少有点值钱的嫁妆,又是烈士军属,安安稳稳地完成了儿女的嫁娶大事。他家底子比别人家厚实,加上庆国他爹是会计,庆国兄弟俩又能干,六个姐姐都嫁得不错,自然攒下了钱。”
原来如此!白玉娴这才明白余奶奶为何给自己一个绿宝石戒指做见面礼,又给一对白玉镯子放在彩礼箱子里,原来她娘家是地主,所以有这些物件儿。那日在余家,自己看到余奶奶穿着斜襟大褂子,踮着一双小脚走路,就是一典型的农家老妪,完全看不出有这样的来历。
不管围观的众人心里是怎么想,不管是羡慕也好,嫉妒也罢,反正余庆国和白玉娴的婚事已经定下来了,就等着年底选择良辰吉日结婚。
白玉娴整日不出门,在家忙针线活。
她的嫁衣、压箱袄、压箱鞋,余庆国的毛衣裤、压箱鞋,以及婚后回门给余庆国祖母、父母和叔叔婶婶的回门鞋,全部都需要在结婚前准备好。
除了压箱袄由母亲亲手做以外,其他的都得自己动手。
白玉娴考虑到家里积蓄已花去了一大半儿,不想再给父母增添负担,就自己掏钱扯了一块绿缎子做棉袄,给余庆国买了一双皮鞋,又扯了黑色灯芯绒做回门鞋的鞋面儿,她准备做棉鞋,距离结婚还有几个月,大约足够她做好鞋子。
至于嫁衣,她打算穿那件呢子大衣出嫁,蓝棠皮鞋做压箱鞋。
很多人结婚都穿旧衣服,甚至是补丁衣服,或者借衣服来穿,她有昂贵的新大衣和名牌皮鞋已经是非常让人羡慕的一件事了,用不着非得让父母准备嫁衣。
“你没动余家给的彩礼钱吧?”一双皮鞋二十来块,白母有些担心。
“放心吧,没动,我用他家给的见面礼,上回买毛线剩下的钱正好够买皮鞋和布。”白玉娴暗暗庆幸自己卖掉了金手环,不然真不够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