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小说网 www.41xs.net,汉侯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天禄阁和石渠阁,从地位上来说就是西汉的国家图书馆,有汉七十载,自高祖刘邦以来搜罗到的诸子百家古文经典都保存在这两阁之中。至于焚书坑儒,陈珏清楚地记得当初考前复习时他的历史老师只告诉他们一定要记住“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一句话。
孔安国正一脸热切地看着他,陈珏也不好出神太久,于是稍稍苦笑道:“孔兄此问却是不好作答,说出来不怕孔兄笑话,我这人生性顽劣,对经典只求诵记不求甚解,倒是大事记与封诊式之类的杂书读过不少。”
陈珏既不想守着一本老子,却又不想整日里都挂着一个儒生的身份,左右他年纪尚轻,种种刻意为之的作为之下他在别人的眼中的形象便是一个好杂学、博闻强识,思想上又尚未定型的少年。
孔安国闻言面露失望之色,旋即诚恳地道:“四公子何必妄自菲薄,以公子身世,能熟读诗书已是难得,我听说四公子已任太中大夫之职,既为朝中千石之员,自然不能与我等一般专注先祖经学,总要博采众家之长方能用于实务。”
孔安国性情耿直,竟然果真以为陈珏为不曾悉心研究孔子之言而愧疚,倒是让陈珏心中真正地添了几分愧疚之意,他想到孔安国方才的话却是忽地心中一动——儒家先圣推孔子,历代帝王和儒生借着无限拔高孔子的地位来巩固儒学教化百姓,若是有一天孔子的子孙后代在汉武帝面前和董仲舒辩得面红耳赤该是个怎么样的情形?
陈珏越想越觉得此事大有可为,虽然皇帝借着某种思想收紧君权是历史的必然,但是先圣孔子却是董仲舒用来作虎皮地大旗,董仲舒善公羊春秋。可春秋是谁的言论集合?孔子。
有汉至今,刘邦虽然用了叔孙通的朝会礼制,却也没有真正把儒家学说提到多么高的位置,若不是汉初刘邦以太牢之礼祭祀了孔子一回,好歹是表示了对孔子的尊重,在焚书坑儒中受损最大、近年又受黄老之学限制的儒生们说不定早就沉寂下去。
正因如此,孔安国身为孔子货真价实的后人。绝不会也不敢说什么类似儒术天下第一、百家学说全部退散之类地混话。
思及此处,陈珏嘴角微微翘起一个若有若无的弧度,对孔安国道:“天禄阁和石渠阁之中的藏书多从民间而来,孔兄可曾往百姓家中一寻吗?”
孔安国黯然地摇了摇头,道:“始皇焚书,但终究还留有复本,更有专人保管研习经书,各家子弟也有机会从学于官吏,只是口口相传总是难免有所谬误,校对之事实在太难。”
陈珏这些年已经渐渐了解。秦始皇的焚书坑儒,儒有很大一部分是假言神仙长生事的方士,诸子百家之书也留有备份,以吏为师就是说人们可以从官吏那里学到一些学问,真正灭绝性的焚书实际上是项羽所为。不只如此,秦人在短短数年之中对算术、种植、法典、医术等等的保护研究也值得一提。
韩嫣那边与灌亮等几个少年在一起说话。陈珏干脆并肩与孔安国走在一起。道:“几代先皇与今上皆重视诸子之书,常遣人收集百姓之家的些许藏书,几个月前河间王就曾献上一批散落之书,只是其中所载与他人所献常有矛盾之处,确实让人心烦。”
孔安国连连点头,道:“四公子所言正是。”顿了顿他又轻叹一声道:“各家之言,俱自以为有理,殊不知有多少人曲解了先祖之意啊。”
陈珏对于这一点倒是颇以为然,秦皇焚书与儒生倡导复古反对郡县、效周制分封诸王也有些关系。但到了董仲舒一代却强调君权最重,这就是显而易见的一个矛盾。
“听说孔兄曾受诗于申公?”陈珏道。
孔安国老实地答道:“除此之外,我也曾学伏生所传尚书,只是其中常有缺漏不连贯之处,着实艰涩难解。”
陈珏笑了笑,道:“世间所传先人之说常有争议,在我看来令祖之言终是孔氏后人最能理解贯通。孔兄切不可畏难而退。至于天禄阁与石渠阁中藏书。陈珏虽不才,在陛下和太皇太后面前尚有几分薄面”
孔安国神色一喜。不等陈珏说完便道:“有四公子此话,安国无忧矣。”
孔安国说着越来越激动,随后躬身就要拜下去,陈珏忙掺住他手臂道:“孔兄安可如此?”待得孔安国一脸感激之色地重新站稳,陈珏笑道:“你我虽然相识不久,却已经是朋友,孔兄还要这样一口一个陈四公子吗?”
孔安国点了点头,道:“如此,多谢子瑜。”他从兄孔臧虽是高官,但天禄石渠二阁毕竟是皇家御用藏书之处,总不能时时阅书其中,再各人所见不一,他与孔臧也常有异议,因而亲自入天禄阁阅书就是他梦寐以求之事。
... -->>
天禄阁和石渠阁,从地位上来说就是西汉的国家图书馆,有汉七十载,自高祖刘邦以来搜罗到的诸子百家古文经典都保存在这两阁之中。至于焚书坑儒,陈珏清楚地记得当初考前复习时他的历史老师只告诉他们一定要记住“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一句话。
孔安国正一脸热切地看着他,陈珏也不好出神太久,于是稍稍苦笑道:“孔兄此问却是不好作答,说出来不怕孔兄笑话,我这人生性顽劣,对经典只求诵记不求甚解,倒是大事记与封诊式之类的杂书读过不少。”
陈珏既不想守着一本老子,却又不想整日里都挂着一个儒生的身份,左右他年纪尚轻,种种刻意为之的作为之下他在别人的眼中的形象便是一个好杂学、博闻强识,思想上又尚未定型的少年。
孔安国闻言面露失望之色,旋即诚恳地道:“四公子何必妄自菲薄,以公子身世,能熟读诗书已是难得,我听说四公子已任太中大夫之职,既为朝中千石之员,自然不能与我等一般专注先祖经学,总要博采众家之长方能用于实务。”
孔安国性情耿直,竟然果真以为陈珏为不曾悉心研究孔子之言而愧疚,倒是让陈珏心中真正地添了几分愧疚之意,他想到孔安国方才的话却是忽地心中一动——儒家先圣推孔子,历代帝王和儒生借着无限拔高孔子的地位来巩固儒学教化百姓,若是有一天孔子的子孙后代在汉武帝面前和董仲舒辩得面红耳赤该是个怎么样的情形?
陈珏越想越觉得此事大有可为,虽然皇帝借着某种思想收紧君权是历史的必然,但是先圣孔子却是董仲舒用来作虎皮地大旗,董仲舒善公羊春秋。可春秋是谁的言论集合?孔子。
有汉至今,刘邦虽然用了叔孙通的朝会礼制,却也没有真正把儒家学说提到多么高的位置,若不是汉初刘邦以太牢之礼祭祀了孔子一回,好歹是表示了对孔子的尊重,在焚书坑儒中受损最大、近年又受黄老之学限制的儒生们说不定早就沉寂下去。
正因如此,孔安国身为孔子货真价实的后人。绝不会也不敢说什么类似儒术天下第一、百家学说全部退散之类地混话。
思及此处,陈珏嘴角微微翘起一个若有若无的弧度,对孔安国道:“天禄阁和石渠阁之中的藏书多从民间而来,孔兄可曾往百姓家中一寻吗?”
孔安国黯然地摇了摇头,道:“始皇焚书,但终究还留有复本,更有专人保管研习经书,各家子弟也有机会从学于官吏,只是口口相传总是难免有所谬误,校对之事实在太难。”
陈珏这些年已经渐渐了解。秦始皇的焚书坑儒,儒有很大一部分是假言神仙长生事的方士,诸子百家之书也留有备份,以吏为师就是说人们可以从官吏那里学到一些学问,真正灭绝性的焚书实际上是项羽所为。不只如此,秦人在短短数年之中对算术、种植、法典、医术等等的保护研究也值得一提。
韩嫣那边与灌亮等几个少年在一起说话。陈珏干脆并肩与孔安国走在一起。道:“几代先皇与今上皆重视诸子之书,常遣人收集百姓之家的些许藏书,几个月前河间王就曾献上一批散落之书,只是其中所载与他人所献常有矛盾之处,确实让人心烦。”
孔安国连连点头,道:“四公子所言正是。”顿了顿他又轻叹一声道:“各家之言,俱自以为有理,殊不知有多少人曲解了先祖之意啊。”
陈珏对于这一点倒是颇以为然,秦皇焚书与儒生倡导复古反对郡县、效周制分封诸王也有些关系。但到了董仲舒一代却强调君权最重,这就是显而易见的一个矛盾。
“听说孔兄曾受诗于申公?”陈珏道。
孔安国老实地答道:“除此之外,我也曾学伏生所传尚书,只是其中常有缺漏不连贯之处,着实艰涩难解。”
陈珏笑了笑,道:“世间所传先人之说常有争议,在我看来令祖之言终是孔氏后人最能理解贯通。孔兄切不可畏难而退。至于天禄阁与石渠阁中藏书。陈珏虽不才,在陛下和太皇太后面前尚有几分薄面”
孔安国神色一喜。不等陈珏说完便道:“有四公子此话,安国无忧矣。”
孔安国说着越来越激动,随后躬身就要拜下去,陈珏忙掺住他手臂道:“孔兄安可如此?”待得孔安国一脸感激之色地重新站稳,陈珏笑道:“你我虽然相识不久,却已经是朋友,孔兄还要这样一口一个陈四公子吗?”
孔安国点了点头,道:“如此,多谢子瑜。”他从兄孔臧虽是高官,但天禄石渠二阁毕竟是皇家御用藏书之处,总不能时时阅书其中,再各人所见不一,他与孔臧也常有异议,因而亲自入天禄阁阅书就是他梦寐以求之事。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