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小说网 www.41xs.net,盎然dhp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一
八龙潭,位于m市东南,山清水秀,风光旖旎。正南五里地外,就是m市的经济开发区。近年来,通过招商引资,已经有一百多家国内,国外著名公司,企业在这里投资办厂。大大提升了该市在全国的经济地位和政治影响。
提起八龙潭,传说在很早很早以前,女娲还没有炼石补天,夸父也没有追月,这潭里就住着一条龙,母的,长得挺俊,心眼也好,不好兴风作浪。母龙跟天上一条大白龙相爱,生了四只龙蛋。这龙蛋个儿大,溜圆,闪着黄灿灿的光,凡人要是能见到,吃一口准做皇帝。后来,大白龙死了,母龙耐不住春火攻心,只得委身于一条大黑蟒了,也生了四只龙蛋。八只龙蛋孵了八条龙崽子:四龙四蛟。龙为善,蛟施恶,善恶相生相克,这一带也算风调雨顺——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八龙潭有三样怪:潭子的水全是八龙潭布流下来的,这瀑布“哗哗”常年不断,可是潭水并不见多,堪称一怪。每到农历六月望日,潭面便凸起八眼突泉“咕嘟咕嘟”地翻着水花花。老百姓说这是八龙在戏水。这是第二怪。说起第三怪,还真有点骇人——不论是人,还是牲畜,只要被卷到潭底儿,便是泥牛入海,了无音讯。听老人们说,八龙潭吃了不下千把头牲口。倒没吃人——人有心眼,留着神儿。当地有句俗语:“你胆儿大?你胆儿大敢下八龙潭吗?”一问,傻眼了。没人敢下八龙潭。要说从来没人下过,也不对。有人下过。谁呢?——老龙和他的儿子小龙。
老龙是个打鱼的,就住在八龙潭对面的小山上。他下八龙潭那会儿,挺年轻,十八岁,正赶上日本鬼子进中国。八龙潭一带景致好,野兽也多,来了一队鬼子“呯呯叭叭”满山乱放枪,倒也打中了几只野兔子。一只野兔被追急了,没有收住腿,一头扎进了八龙潭。鬼子小队长很开心,站在潭边朝水里的兔子开枪,没站稳,一个趔趄,一头跌进了八龙潭。等他水淋淋爬上潭边,那只驳壳抢却掉进了潭子里。鬼子心疼那只枪,找来五个壮汉给他捞枪,其中就有老龙。
五个壮汉,你望望我,我瞧瞧你,都不情愿下潭。一是风险大,二是不想给小鬼子捞枪。鬼子小队长火了,说是不把枪给捞上来,要把他们统统杀死,还要放火烧光整个村庄。这时,老龙点头了,脱了衣褂,一个猛子扎下去,半晌才露头,两手空空,没捞着。鬼子小队长不死心,还逼着老龙下第二回。老龙气了,咬破中指,用血在一块青石上划了一个圈,待血干透,投入潭中,然后便是一个鹞子翻身,跃进潭中。一会,带血的石头给捞了上来。这意思是:不是没有尽心捞,是枪被冲走了,没法捞。这一招,使鬼子小队长死了心。他给了老龙两嘴巴,悻悻然地走了。
等鬼子走远,老龙又是一个猛子扎进了八龙潭,只消一袋烟光景,驳壳枪给捞上来了。村民们很是惊奇。老龙嘿嘿一笑,道出了原委——他第一个猛子下水便摸着了驳壳枪,随即把枪藏到潭底下的一条石缝里。所以,一摸一个准儿。
第二天,老龙高高兴兴进山了。他要把枪送给游击队,没想到半路上遇上了土匪。
老龙灰溜溜回到庄子,见人就说:“唉!枪给土匪抢去了。”有人不信他的话,说他把枪给卖了,得了三十块大洋。老龙火了,红着脸儿去跟人家争辩。人家越发不信了,三十块变成了五十块。话一传远,以讹传讹,直到解放。枪的事成了老龙在解放后的“三反,五反”“反右”等政治运动中招罪的根源。
二
老龙解放前夕娶了个瞎子为妻,五二年生下了小龙,全家还是靠打渔维生,六零年自然灾害那会,老龙和瞎妻双双病亡。临死前,老龙留下一句话和一只破船交给了八岁的小龙。一句话,就是叫小龙要听政府的话,只有听政府的话才能不吃亏。一晃,几十年过去了,如今小龙也老了。人瘦,又黑,眼睛不像他妈,挺有神,也不花。一间土屋,一个人住,他没有儿子、闺女;没有老婆、亲戚。他有一个三块瓦的灶,其实是三块半,用铁丝一捆,里面抹上火泥,烧细柴禾。卖完鱼,用鱼篓子装柴禾,走一路捡一路,走到家正好够烧一顿的。他一天只吃一顿饭,晚饭。一顿二斤米,少放水,煮得一个粒儿是一个粒儿。这玩艺咽到肚子里,经磨,一天不饿。吃完饭,搬个小板凳,坐在门口抽烟,一支接一支。这时,旁边还放个酒瓶子,一口接一口。
小龙有两个嗜好。头一样就是好喝酒。一天一斤,少喝一口,浑身不自在。攒的那点钱,全喝了。还净琢磨法儿喝名酒,竹叶青、汾酒、开封老窑、古井贡酒,都喝过。用一只白瓷小酒盅,一杯三钱,斟满,嘴唇紧抿酒盅沿子,猛地一扬脖,全倒进嘴里。然后,慢慢悠悠、有滋有味地往肚里流,憋住气,不呼气也不吸气。流完了,哈出一口酒气,鼻子使劲嗅一口,眼睛闪上,道一声:“吱,好酒!”这酒准好;“吱,孬酒!”这酒准孬。小龙喝酒不论菜,有几瓣子大蒜也能喝个半斤酒,一瓣蒜一盅酒,辣对辣,过瘾。
第二样嗜好——好沾花惹草。这全是二十年前的事了。如今,人老了,没了这等精神。小龙沾花惹草倒有几条规矩:一、大闺女不沾;二、有相好的不沾;三、有家有口的不沾;这不沾,那不沾,那他沾谁去呢?沾寡妇。这一带的寡妇都说小龙好,心眼厚实。还有一样,小龙沾寡妇,是不管丑俊的,只要答应给他生个儿子,他都以诚相待。八龙庄有个寡妇,人胖,个矮,像个汲井水的桶量子。人们都管她叫“小量子”小量子倒真心想嫁给小龙,可小龙不干:“咱好喝口酒,打一条鱼得喝进去一条半,你吃啥?”小龙跟小量子相好那阵子,正时兴科学生小孩,说是可以预先订下是生男还是生女。小龙很高兴。遇上戴眼睛的男子,他便上前去讨教生男秘方。老天不负有心人,他卖鱼时碰见了一位医科大学的学生。大学生跟他讲了一上午,小龙记住了四个字:咸儿甜女。什么叫咸儿甜女?就是想生男孩要常吃咸点的,想生女孩就要常吃甜的。小龙腌了头十斤鱼干子,买了几条子咸肉,又腌了一百个咸鸭蛋,全都给小量子送去了,临走,偷走了小量子的糖罐子。一年下来,小量子啥也没生。她觉得怪对不住小龙:“要不要咱给你介绍一个?小龙摇摇手,长长吁了一口气:“唉,罢罢罢,该咱龙家绝烟火。”人不跟命争。打那以后,小龙死了这份心,有点钱,全都喝了酒。
三
这一天,小龙卖完鱼,拎着空鱼篓子回家。走进村庄,觉得有点不对味——庄里的人三三两两凑在一道咬舌头挤眼睛。一打听,才知是出了一件事,不大,也不小。早上,八龙潭来了一帮子外国人,据说是加拿大的,参观八龙潭的景致,要在这里投资。一个外国人没留神,一头跌进了八龙潭。人倒是给捞上来了,可是,手上的钻石戒指却掉进了潭子底儿。听了这事,小龙很快话:“该!中国的景致那么好瞧的吗?”
走进小屋,点火做饭。刚点着火,就听门外响起两声咳嗽。第一声,他熟,是王乡长;第二声,挺文雅,不知是谁?回头一瞅,王乡长身后跟着一个戴眼镜的白净脸儿。王乡长对小龙点头一笑,说道:“小龙,这是市政府白秘书长。”白净脸对小龙点点头,好象笑了一下。此时,小龙已经明白了怎么一回事,心里暗自骂道:妈的,准是让咱捞戒指。小龙恨外国人。听爹老龙说:闹长毛子那阵子,他爷爷是长毛子的小头目,使两把鸯鸳大片刀,舞将起来,一团白光。后来,爷爷被洋鬼子捉去了。洋鬼子有枪,但不用枪打,用刀割,一刀一刀,愣把爷爷割死了,地上一片血。爷爷到死没吭一声求饶。后来,闹义和拳,他五姑嫁给义和拳坛主,随男人杀洋人,被洋鬼子捉住了。六个洋鬼子轮番糟蹋他五姑,衣裳撕得一缕一缕的,人硬给折腾死了。想起这些,小龙恨恨地冲白净脸儿说道:“咱不给外国人捞戒指,咱不干!”
白秘书长象是没听见,自个找了板凳坐下来,递给小龙一支烟,见小龙不接,就把烟甩给了王乡长。
“老同志,看样子,你很仇视外国人啊。”
“恨,牙根子疼。外国人没有一个好东西。”小龙直着嗓门嚷,脸皮涨得透紫,仿佛白净脸儿就是外国人。
“你知道这些外国人来中国干什么的吗?”
“没好事。”
“老同志,你错啦。这些外国人是来咱们这投资,帮助建设来的。八龙潭离这南面的经济开发区只有五里地,这些外国人要在八龙庄建度假村,盖别墅群。喔!就是盖房子呢。”
“中国人死啦?咱不会自个盖?”
这时,王乡长插话了:“小龙,你大字不识一个,不读书,不看报,连党的政策都不了解。现在是对外开放,搞活经济。不搞活经济,你哪来天天有酒喝?不出两年咱这穷村就能住上市里分配的商品房了。”
一句话,把小龙说火了,他脖颈上的青筋涨得老粗“什么?我喝酒靠他外国人呀?我打鱼挣的?我喝的全是中国酒!外国酒白送我还不喝哩!”
白秘书长摆摆手,示意王乡长不要多嘴。“老同志,你刚才说外国人没有一个好东西,是吧?”
“是,咋了?没个好东西。蓝眼珠,高鼻子,一笑跟鬼差不离。”
“好!”白秘书长清梆梆叫一声,站起身,走到小龙跟前,用手指点着小龙的鼻子说:“你这个年龄了,我跟你讲个外国人,你应该知道他是好人还是坏人的。”白秘书长停顿了一下,又说:“毛主席写过一篇文章,叫做纪念白求恩,你知道么?”
小龙微微皱了一下眉头,猛地抬起头来,那双老眼珠子突地射出两道光来,亮晃晃的“纪念白求恩?咱知道,咱还会背哩!”
一句话把白秘书长说愣了“你会背纪念白求恩?”
“咋了?不信?好,咱背给你看。”小龙抿抿嘴唇,清清嗓子,双手背在后边,把干瘪的胸脯向前挺了一挺,两眼望着天,大声诵背起来:“纪念白求恩,一九三九年十二月二十一日、毛泽东、白求恩同志是加拿大共产党员、五十多岁了、为了帮助中国的抗日战争、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去年春上到延安”这一背,真把白秘书长搞懵了,怔怔地望着小龙。王乡长突然想起了什么,凑近白秘书长的耳边,叽咕了几句。白秘书长随即平静了,脸上浮现出一种不可名状的表情。
六十年代中期,开始懂事的小龙记住了临死前老龙的话,听政府的话不会吃亏。当过一阵子活学活用的积极分子。他虽然一字不识,但是脑子挺好。别人念一句,他就跟着念一句,几个月下来“老三篇”全会背了。一次,当时的市里干部来检查,那是午季检查。一溜人马,沿着田埂慢悠悠朝前走。小龙就在田里插秧,不知何故,他突然心潮大涌,甩掉秧把子,挺直腰板,双手抄后,胸脯前挺,两眼望着天,大声念道:“愚公移山,一九四五年六月十一日,毛泽东、我们开了一个很好的大会、我们做了三件事、第一、决定了党的路线、这就是放手发动群众”书声琅琅,使检查团的干部们都止住了脚步,一齐望着他。小龙很高兴,声音就大起来:“中国古代有个寓言、叫做愚公移山,说的是古代有一位老人,住在华北,名叫北山愚公”不多久,小龙被送到市里,参加了讲用团,到各地去背——黑压压一片人,汗气味好酸。他站在台上抬眼挺胸,声如洪钟。讲用完了,摆开两桌席,... -->>
一
八龙潭,位于m市东南,山清水秀,风光旖旎。正南五里地外,就是m市的经济开发区。近年来,通过招商引资,已经有一百多家国内,国外著名公司,企业在这里投资办厂。大大提升了该市在全国的经济地位和政治影响。
提起八龙潭,传说在很早很早以前,女娲还没有炼石补天,夸父也没有追月,这潭里就住着一条龙,母的,长得挺俊,心眼也好,不好兴风作浪。母龙跟天上一条大白龙相爱,生了四只龙蛋。这龙蛋个儿大,溜圆,闪着黄灿灿的光,凡人要是能见到,吃一口准做皇帝。后来,大白龙死了,母龙耐不住春火攻心,只得委身于一条大黑蟒了,也生了四只龙蛋。八只龙蛋孵了八条龙崽子:四龙四蛟。龙为善,蛟施恶,善恶相生相克,这一带也算风调雨顺——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八龙潭有三样怪:潭子的水全是八龙潭布流下来的,这瀑布“哗哗”常年不断,可是潭水并不见多,堪称一怪。每到农历六月望日,潭面便凸起八眼突泉“咕嘟咕嘟”地翻着水花花。老百姓说这是八龙在戏水。这是第二怪。说起第三怪,还真有点骇人——不论是人,还是牲畜,只要被卷到潭底儿,便是泥牛入海,了无音讯。听老人们说,八龙潭吃了不下千把头牲口。倒没吃人——人有心眼,留着神儿。当地有句俗语:“你胆儿大?你胆儿大敢下八龙潭吗?”一问,傻眼了。没人敢下八龙潭。要说从来没人下过,也不对。有人下过。谁呢?——老龙和他的儿子小龙。
老龙是个打鱼的,就住在八龙潭对面的小山上。他下八龙潭那会儿,挺年轻,十八岁,正赶上日本鬼子进中国。八龙潭一带景致好,野兽也多,来了一队鬼子“呯呯叭叭”满山乱放枪,倒也打中了几只野兔子。一只野兔被追急了,没有收住腿,一头扎进了八龙潭。鬼子小队长很开心,站在潭边朝水里的兔子开枪,没站稳,一个趔趄,一头跌进了八龙潭。等他水淋淋爬上潭边,那只驳壳抢却掉进了潭子里。鬼子心疼那只枪,找来五个壮汉给他捞枪,其中就有老龙。
五个壮汉,你望望我,我瞧瞧你,都不情愿下潭。一是风险大,二是不想给小鬼子捞枪。鬼子小队长火了,说是不把枪给捞上来,要把他们统统杀死,还要放火烧光整个村庄。这时,老龙点头了,脱了衣褂,一个猛子扎下去,半晌才露头,两手空空,没捞着。鬼子小队长不死心,还逼着老龙下第二回。老龙气了,咬破中指,用血在一块青石上划了一个圈,待血干透,投入潭中,然后便是一个鹞子翻身,跃进潭中。一会,带血的石头给捞了上来。这意思是:不是没有尽心捞,是枪被冲走了,没法捞。这一招,使鬼子小队长死了心。他给了老龙两嘴巴,悻悻然地走了。
等鬼子走远,老龙又是一个猛子扎进了八龙潭,只消一袋烟光景,驳壳枪给捞上来了。村民们很是惊奇。老龙嘿嘿一笑,道出了原委——他第一个猛子下水便摸着了驳壳枪,随即把枪藏到潭底下的一条石缝里。所以,一摸一个准儿。
第二天,老龙高高兴兴进山了。他要把枪送给游击队,没想到半路上遇上了土匪。
老龙灰溜溜回到庄子,见人就说:“唉!枪给土匪抢去了。”有人不信他的话,说他把枪给卖了,得了三十块大洋。老龙火了,红着脸儿去跟人家争辩。人家越发不信了,三十块变成了五十块。话一传远,以讹传讹,直到解放。枪的事成了老龙在解放后的“三反,五反”“反右”等政治运动中招罪的根源。
二
老龙解放前夕娶了个瞎子为妻,五二年生下了小龙,全家还是靠打渔维生,六零年自然灾害那会,老龙和瞎妻双双病亡。临死前,老龙留下一句话和一只破船交给了八岁的小龙。一句话,就是叫小龙要听政府的话,只有听政府的话才能不吃亏。一晃,几十年过去了,如今小龙也老了。人瘦,又黑,眼睛不像他妈,挺有神,也不花。一间土屋,一个人住,他没有儿子、闺女;没有老婆、亲戚。他有一个三块瓦的灶,其实是三块半,用铁丝一捆,里面抹上火泥,烧细柴禾。卖完鱼,用鱼篓子装柴禾,走一路捡一路,走到家正好够烧一顿的。他一天只吃一顿饭,晚饭。一顿二斤米,少放水,煮得一个粒儿是一个粒儿。这玩艺咽到肚子里,经磨,一天不饿。吃完饭,搬个小板凳,坐在门口抽烟,一支接一支。这时,旁边还放个酒瓶子,一口接一口。
小龙有两个嗜好。头一样就是好喝酒。一天一斤,少喝一口,浑身不自在。攒的那点钱,全喝了。还净琢磨法儿喝名酒,竹叶青、汾酒、开封老窑、古井贡酒,都喝过。用一只白瓷小酒盅,一杯三钱,斟满,嘴唇紧抿酒盅沿子,猛地一扬脖,全倒进嘴里。然后,慢慢悠悠、有滋有味地往肚里流,憋住气,不呼气也不吸气。流完了,哈出一口酒气,鼻子使劲嗅一口,眼睛闪上,道一声:“吱,好酒!”这酒准好;“吱,孬酒!”这酒准孬。小龙喝酒不论菜,有几瓣子大蒜也能喝个半斤酒,一瓣蒜一盅酒,辣对辣,过瘾。
第二样嗜好——好沾花惹草。这全是二十年前的事了。如今,人老了,没了这等精神。小龙沾花惹草倒有几条规矩:一、大闺女不沾;二、有相好的不沾;三、有家有口的不沾;这不沾,那不沾,那他沾谁去呢?沾寡妇。这一带的寡妇都说小龙好,心眼厚实。还有一样,小龙沾寡妇,是不管丑俊的,只要答应给他生个儿子,他都以诚相待。八龙庄有个寡妇,人胖,个矮,像个汲井水的桶量子。人们都管她叫“小量子”小量子倒真心想嫁给小龙,可小龙不干:“咱好喝口酒,打一条鱼得喝进去一条半,你吃啥?”小龙跟小量子相好那阵子,正时兴科学生小孩,说是可以预先订下是生男还是生女。小龙很高兴。遇上戴眼睛的男子,他便上前去讨教生男秘方。老天不负有心人,他卖鱼时碰见了一位医科大学的学生。大学生跟他讲了一上午,小龙记住了四个字:咸儿甜女。什么叫咸儿甜女?就是想生男孩要常吃咸点的,想生女孩就要常吃甜的。小龙腌了头十斤鱼干子,买了几条子咸肉,又腌了一百个咸鸭蛋,全都给小量子送去了,临走,偷走了小量子的糖罐子。一年下来,小量子啥也没生。她觉得怪对不住小龙:“要不要咱给你介绍一个?小龙摇摇手,长长吁了一口气:“唉,罢罢罢,该咱龙家绝烟火。”人不跟命争。打那以后,小龙死了这份心,有点钱,全都喝了酒。
三
这一天,小龙卖完鱼,拎着空鱼篓子回家。走进村庄,觉得有点不对味——庄里的人三三两两凑在一道咬舌头挤眼睛。一打听,才知是出了一件事,不大,也不小。早上,八龙潭来了一帮子外国人,据说是加拿大的,参观八龙潭的景致,要在这里投资。一个外国人没留神,一头跌进了八龙潭。人倒是给捞上来了,可是,手上的钻石戒指却掉进了潭子底儿。听了这事,小龙很快话:“该!中国的景致那么好瞧的吗?”
走进小屋,点火做饭。刚点着火,就听门外响起两声咳嗽。第一声,他熟,是王乡长;第二声,挺文雅,不知是谁?回头一瞅,王乡长身后跟着一个戴眼镜的白净脸儿。王乡长对小龙点头一笑,说道:“小龙,这是市政府白秘书长。”白净脸对小龙点点头,好象笑了一下。此时,小龙已经明白了怎么一回事,心里暗自骂道:妈的,准是让咱捞戒指。小龙恨外国人。听爹老龙说:闹长毛子那阵子,他爷爷是长毛子的小头目,使两把鸯鸳大片刀,舞将起来,一团白光。后来,爷爷被洋鬼子捉去了。洋鬼子有枪,但不用枪打,用刀割,一刀一刀,愣把爷爷割死了,地上一片血。爷爷到死没吭一声求饶。后来,闹义和拳,他五姑嫁给义和拳坛主,随男人杀洋人,被洋鬼子捉住了。六个洋鬼子轮番糟蹋他五姑,衣裳撕得一缕一缕的,人硬给折腾死了。想起这些,小龙恨恨地冲白净脸儿说道:“咱不给外国人捞戒指,咱不干!”
白秘书长象是没听见,自个找了板凳坐下来,递给小龙一支烟,见小龙不接,就把烟甩给了王乡长。
“老同志,看样子,你很仇视外国人啊。”
“恨,牙根子疼。外国人没有一个好东西。”小龙直着嗓门嚷,脸皮涨得透紫,仿佛白净脸儿就是外国人。
“你知道这些外国人来中国干什么的吗?”
“没好事。”
“老同志,你错啦。这些外国人是来咱们这投资,帮助建设来的。八龙潭离这南面的经济开发区只有五里地,这些外国人要在八龙庄建度假村,盖别墅群。喔!就是盖房子呢。”
“中国人死啦?咱不会自个盖?”
这时,王乡长插话了:“小龙,你大字不识一个,不读书,不看报,连党的政策都不了解。现在是对外开放,搞活经济。不搞活经济,你哪来天天有酒喝?不出两年咱这穷村就能住上市里分配的商品房了。”
一句话,把小龙说火了,他脖颈上的青筋涨得老粗“什么?我喝酒靠他外国人呀?我打鱼挣的?我喝的全是中国酒!外国酒白送我还不喝哩!”
白秘书长摆摆手,示意王乡长不要多嘴。“老同志,你刚才说外国人没有一个好东西,是吧?”
“是,咋了?没个好东西。蓝眼珠,高鼻子,一笑跟鬼差不离。”
“好!”白秘书长清梆梆叫一声,站起身,走到小龙跟前,用手指点着小龙的鼻子说:“你这个年龄了,我跟你讲个外国人,你应该知道他是好人还是坏人的。”白秘书长停顿了一下,又说:“毛主席写过一篇文章,叫做纪念白求恩,你知道么?”
小龙微微皱了一下眉头,猛地抬起头来,那双老眼珠子突地射出两道光来,亮晃晃的“纪念白求恩?咱知道,咱还会背哩!”
一句话把白秘书长说愣了“你会背纪念白求恩?”
“咋了?不信?好,咱背给你看。”小龙抿抿嘴唇,清清嗓子,双手背在后边,把干瘪的胸脯向前挺了一挺,两眼望着天,大声诵背起来:“纪念白求恩,一九三九年十二月二十一日、毛泽东、白求恩同志是加拿大共产党员、五十多岁了、为了帮助中国的抗日战争、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去年春上到延安”这一背,真把白秘书长搞懵了,怔怔地望着小龙。王乡长突然想起了什么,凑近白秘书长的耳边,叽咕了几句。白秘书长随即平静了,脸上浮现出一种不可名状的表情。
六十年代中期,开始懂事的小龙记住了临死前老龙的话,听政府的话不会吃亏。当过一阵子活学活用的积极分子。他虽然一字不识,但是脑子挺好。别人念一句,他就跟着念一句,几个月下来“老三篇”全会背了。一次,当时的市里干部来检查,那是午季检查。一溜人马,沿着田埂慢悠悠朝前走。小龙就在田里插秧,不知何故,他突然心潮大涌,甩掉秧把子,挺直腰板,双手抄后,胸脯前挺,两眼望着天,大声念道:“愚公移山,一九四五年六月十一日,毛泽东、我们开了一个很好的大会、我们做了三件事、第一、决定了党的路线、这就是放手发动群众”书声琅琅,使检查团的干部们都止住了脚步,一齐望着他。小龙很高兴,声音就大起来:“中国古代有个寓言、叫做愚公移山,说的是古代有一位老人,住在华北,名叫北山愚公”不多久,小龙被送到市里,参加了讲用团,到各地去背——黑压压一片人,汗气味好酸。他站在台上抬眼挺胸,声如洪钟。讲用完了,摆开两桌席,...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